过去一年,我们花了好些时间,为蓝书屋基金会邀请的驻留创作者们,在柏林准备了属于她/他们的住所。它位于柏林西南方,在一片安静的居民区里。但除此以外,我们也想尝试一点别的事情。有一天,我们坐在这个房子里,开始想象这片小小驻地,除了是创作驻留之地,也能变成一个客厅,容纳附近或远道而来的人,让我们去谈论一些有趣的话题,开一些工作坊,有时还能一起看一部电影。也因此,在汉诺威蓝书屋图书馆举办的活动以外,我们决定开设一间蓝书屋的“柏林客厅”。
“柏林客厅”的第一位客人是吴琦。关注文化新思与创作的朋友,对吴琦肯定不陌生。他所主编的《单读》书系,聚焦新世代的年轻人所身处的世界,他们——以及更普遍意义上的人们——的思索、内心与困境。吴琦和项飙合著的《把自己作为方法》一书,更是在过去几年,在中国文化与社会界,引发了现象级的讨论。
近几期的《单读》,书名别有深意——“当我们重返世界”、“走出我房间”、“离散与在场”。如这些名字所喻示的那样,“告别”新冠三年后,今时今日的人们,正在面临更复杂的环境和选择。我们正在重新丈量自己与故土、自己与世界的距离。
吴琦最近几个月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他暂时离开北京,来到欧洲各地访学游历。于是我们邀请到他来到这个新造的客厅,聊聊《文化工作者的离散与在场》。吴琦说:
过去十年的经历,让新一代文化工作者步他们前辈的后尘,再次被动地理解了在中国本土做专业工作的受困与辛苦。而稍有不同的是,他们其中很多人选择立刻转身,离开母语环境,这会是无力但有效的解法吗?是否存在一种新的从文化到跨文化工作(以及生活世界)的想象,可以跳脱历史循环往复的玩笑,让离散与在场成为一组流动且联合的关系。到了今天,我们需要谈谈这样的可能性。
讲者
吴琦
《单读》主编,播客《螺丝在拧紧》主播。与项飙合作谈话录《把自己作为方法》,译有《下一次将是烈火》《去山巅呼喊》。
讲座信息
日期:2024年6月1日,星期六
时间:15:00 – 17:00
地点:柏林学者之家(报名成功后将告知具体地址)
报名邮箱:nihao@lanshuwu.de
免费入场,请提前邮件报名。
注:“柏林客厅”场地十分有限,因此希望来的朋友,需要邮件报名,报名时需要简单回答以下问题:
1.你主要做什么工作,为什么对本期柏林客厅的话题感兴趣?
2.你是《单读》的读者吗,印象最深的有哪些作者和作品?
注意事项:
1. 成人以及年满14岁以上的儿童可以报名参加。
2. 请报名成功的观众最晚于讲座开始前5分钟入座。
3. 活动现场可能会拍照留念,并作为协会内部材料以及活动回顾使用。如有异议,请您提前在报名邮件中提出。
# Storyteller # 讲者征集
今年,《对话蓝书屋》讲座系列计划将以移民故事为主题,诚挚邀请生活在海外的朋友们分享属于自己的经历与故事。
我们认为,每一个移民都有自己独特的“波澜壮阔”。也因此,我们想扩大“对话”的含义,不仅局限于一个专业的话题、或一个学者的研究。我们希望将更多移民的个人史、职业生涯和社会参与结合起来,分享更为多元的移民故事,描绘更为复杂的移民处境。在扩大“对话”的同时,我们也在扩大“故事”的含义。因为每个人有不同的出身背景、受教育经历、乃至不同的运气、拥有不同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故事需要是复数的、多元的,拥有无限的可能性,而不是一个所有人共同遵守的模板。因此,我们将这一系列取名为“Storyteller”。如您想要向我们讲述专属于您的独特故事,欢迎邮件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