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活动

生活在德国的青少年们,有没有想过换一种方式讲出自己内心的声音? 你一定有最难忘的事情,想提醒别人的事情。也有你不好意思开口说,但是有希望别人知道的,比如: 你想要分享给大家的一些美好事物或者回忆; 如果别人对你说了什么,你会觉得被冒犯,如一些歧视性的话; 你希望得到肯定的事情,如心情不好,希望被称赞或者被拥抱等; 你希望传递的一种理念,如环保、反歧视等…… 本期活动,蓝书屋基金会和欧亚培艺教育学校合作,面向在德国生活的青少年,邀请青少年来参加一次木刻版画的工作坊。 木刻版画是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不仅承载着文化与历史,也与现代生活交织,成为表达个体思想与情感的有力工具。木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DIY精神和个性化——每一次手工雕刻的痕迹,都在记录表达者的心灵轨迹。 没有经过科班训练的孩子们,也有可能印刻出漂亮的版画,将其印在布袋上、衣服上,表达出自己的心声。所以这因此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 在本次工作坊中,我们邀请到旅德艺术家陈逸飞,带领你通过手工实践,感受木刻版画这一艺术形式的自由与力量。 导师介绍 陈逸飞,出生于福建漳浦,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过去多年,他在广州进行自己的艺术实践。他是手工期刊《刺纸》的主编之一,也是中文艺术自媒体“夹山改梁Jasagala”发起人之一。他以DIY与互助的方式参与社群艺术实践。目前,他于德国总理奖学金项目中,在欧洲开展关于社群艺术与自我组织的调研。 《刺纸》的期刊封面,就是陈逸飞手工木刻的产物。这本手工期刊的slogan是,“做期刊是连接朋友的一种途径”,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木刻版画和做书方法分享给更多元、更广泛的群体。过去一年间,陈逸飞也将这一工作方法,带到了欧洲的不同城市。以下是艺术家陈逸飞及其所组织的工作坊中的部分木刻作品: 《刺纸飞书图》木刻版画by 陈逸飞&欧飞鸿Flying Books of Prickly Paper,2022,woodcut,42*30cm 《躺平主义者宣言图》木刻版画by 刺纸

12月13日周五,蓝书屋有幸邀请到艺术家陈逸飞,在汉诺威的图书馆分享他的艺术实践经验。欢迎新老朋友们扫码下方海报二维码报名讲座! 艺术在社会中意味着什么?这是我在美术学院学习时已萌生的问题,在那时候我只知道艺术家中心式的(同时也是西方中心的)美术史视角,以为每个艺术家的使命就是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去为观众提供新的风格和视角。在逐渐了解到社会上的各种冲突与矛盾后,我发现艺术在现实中的无力,难道艺术注定只能是权贵的装饰或者仅仅是通过提供批判视角来为社会进行小修小补? 《你和你的艺术站在哪里?》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伊门多夫(Jörg Immendorff)在1973年的画作中诘问画室里闭门造车的艺术家:“门外热血街头,而你的艺术立场在哪里?” 带着疑问,我和同学在北京开始尝试DIY自己的艺术展览和自媒体“夹山改梁”,试图搭建另一种艺术生产和传播的方式——每个人可以自己在家策划展览、艺术家可以自己运营媒体平台去阐述自己的视角、观众不需要仰望艺术家的作品而是可以更日常化地参与到艺术的展示和讨论中。但这似乎还不足以回答伊门多夫画中的诘问。 刺纸设计的厕所贴纸,2022 2019年夏天我离开了北京的艺术世界,在广州参与到另一种社群之中。在广州,由于城中村的存在,外来务工者、年轻学生等群体能以低廉的生活成本在城市的夹缝之中生存、工作、探索。有些人尝试将自己的私人住房转化为半公共空间,ta们以此迎接各地来的闲散青年,一起动手自己来组织不同的文化活动,这些组织者很多并不是艺术家甚至未必学习艺术,但相信艺术与文化是为大家提供对世界的另一种想象的媒介。 《躺平主义者宣言》佚名 后来我还了解到,21世纪以来在香港、日惹、沙巴、东京、台北、釜山等亚洲各城市亦有这样的闲散青年、“大笨蛋”、躺平主义者们,在内卷与日益撕裂的现行社会中,ta们尝试去想象“革命后的世界”,直接动起手来,从自己家到邻里街区,去尝试构建一个自己想要的社会,也游动到各地去互相见面、交流各自的语境与方法。 在历史中,这样对艺术如何的诘问和探索其实并非新事物,大卫格雷伯与温格罗合著的遗作《万物的黎明》中即指出社会实践并不像现在包装的那样是当代艺术的一个小种类型,而是人类政治生活的命脉。 我因为总理奖学金项目来到欧洲调研,研究课题是社群艺术与自我组织空间。人们如何自我组织、如何通过艺术应对他们社会中的问题,我将在这次分享中介绍我自己参与和看到的各种案例。 《刺纸飞书图》木刻版画 by 陈逸飞&欧飞鸿Flying Books of Prickly

蓝书屋基金会为优秀的华语创作者提供在德国(柏林与汉诺威)驻留与访问的机会,蒋能杰是蓝书屋今年邀请的驻留创作者之一。9月份以来,他已经在欧洲多个国家和城市做了纪录片放映与观众交流。11月16日,他会回到汉诺威,放映他的纪录片作品《村小的孩子》。 电影海报。 火车上货物堆积如山。农民工挤在车厢里。镜头摇曳,车窗外事物模糊。南来北往的中国农民工如候鸟,去大都市,谋活路,他们的身后,是留下来的老人和孩子。这构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诸般相连的景象,并分别拥有专属的名词。外出打工者是农民工群体,留在农村的是空巢老人,以及留守儿童。这也是中国导演蒋能杰的纪录片《村小的孩子》的开篇场景,一个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故事,以此为背景展开。 《村小的孩子》剧照。 在和我们的交流中,蒋能杰曾自述自己出身于乡村,父母在家种地,艰难维持姐弟三人上学,尤为注意子女教育。他曾不觉得这一切有何问题,但当去了大城市上大学以后,再回头审视家乡与往事,便不再习以为常。他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掏空乡村,让这么多孩子留守,但为什么不能好好反哺乡村,特别是乡村教育。农民工也无奈,包括我的父母,被时代洪流裹挟,没有太多选择,挣得了钱,陪不了孩子,陪得了孩子,也就挣不了钱。城市只需要农民工的劳动力,并没真正解决孩子就近上学的问题,还有户籍限制,还受歧视和驱赶……”蒋能杰本是工科出身,2008年大学毕业后,转头做起了纪录片。乡村儿童教育,成为他纪录片的母题之一。2014年,本片在中国播出时,曾引起媒体与社会广泛讨论,而片中的那些孩子们,在十年后,也多已长大。纪录片中的一个女孩,在后来蒋能杰自编自导的剧情长片《矮婆》中,本色出演了一位步入青春的留守儿童“云洁”。在社会力量资助下,云洁在继续上学。 蒋能杰执导电影《矮婆》。 以下是蒋能杰关于《村小的孩子》拍摄、补拍与制作的自述:“这片子算是我09年处女作《路》的续集,片子其实在2011年底就已开始着手剪辑,由于设备和个人原因,后期制作一波三折。后干脆放下后期制作,又回村继续跟拍,有时间就剪剪,做疲了就放一放,放不下又继续拍,继续剪……,如此循环!当然,整个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也在反问自己,这么不顾一切去拍,去做,意义何在?又能改变什么?感觉什么都改变不了。由于纪录片《路》的放映和网上公开,加上一些知名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这些孩子们物质条件有些许改善,但孩子们因为父母的缺失,造成的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更加严重,你去问他们的梦想,孩子们很可能依然会说想去打工。后来,我在一众筹网站筹了一笔钱,勉强于2013年4月完成整个后期制作。完成后就丢在那里,不知怎么,再也不想去碰触。2013年6月在广州做《农村空巢老人图片展览》时,碰到广州美院一位老师引荐我参加德国的法兰克福的一影展,并入围,可能这是国外的首映。为了配合宣传,放下近半年的片子,再来剪辑预告片时,感觉又不一样,好像又找回了信心,也找回做这个片子的初衷,让更多的人了解留守儿童,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2014年02月完成最后版本的后期制作,跟拍六年(2009-2014),也想通过巡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留守儿童,所以从2013年底就开始筹备2014年03-05月,在广州、深圳、长沙、武汉、南京、上海、天津、北京等主要城市巡展,呼吁更多人关注和关爱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 蒋能杰 2014年03月 于湖南” 蓝书屋很荣幸能邀请蒋能杰来德国放映这部作品。十年后,这部电影仍然能让我们看到中国乡村里留守儿童的细节,感受真实的残酷,并思考如何改变。影片信息片名:村小的孩子导演:蒋能杰类型:纪录片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片长:95分钟又名:希望!希望!语言:湖南话/汉语普通话/中英字幕导演介绍蒋能杰,独立制片人、纪录片工作者、 导演。1985年生,2008年大学毕业。祖籍湖南,2017年后常住广州。棉花沙影像工作室、棉花沙乡村图书屋创始人。荣获首凤凰十大公益人物奖, 创作的题材有关注留守儿童、抗战老兵、尘肺病、心智障碍、性少数等群体。代表作:《村小的孩子》、《初三》、《矮婆》、《矿民、马夫、尘肺病》、《龙老》、《一切都会有的》、《将军的卫士》、《彩虹邮轮》。作品有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华沙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凤凰纪录片大奖等国内外影展。活动信息放映日期:2024年11月16日,星期六 放映时间:15:00-17:00 放映地点: Blaues Haus Bibliothek

「在場」獎學金始於2021年,致力於在個體與世界的連接處,鼓勵全球非虛構華語創作者,記錄下「非寫不可」的真實故事。現已舉辦四季「非虛構寫作獎學金」,2024年開啟第一季「非虛構翻譯獎學金」。2024年11月9日,「在場」將在柏林舉辦線下活動,「寫作的決心 ——以非虛構回到人性真實」。活動時間 2024年11月9日 14:30-18:00(GMT+2) 活動地點 C-SPACE Berlin, Germany Langhansstraße 86 I 13086 Berlin, Germany活動報名 (本次活動需通過 Eventbrite 報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長按識別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 活動流程 活動主持 若含與王磬會友情主持本次活動,她們是 Podcast「不合時宜」的聯合創始人與主播。 若含 王磬

2024年10月26日,藍書屋請到民族音樂學者楊廣澤,在漢諾威藍書屋分享他對當代台語音樂的研究心得。 臺語(臺灣閩南語)雖是源自中國大陸閩南地區,但蓬勃發展的「臺語歌曲」,卻是台灣地區特有的音樂文化與社會現象,並由此流傳散佈至中國東南沿海與東南亞閩南社群,若以產值而論,數十年來台語流行歌曲在台灣音樂產業中,始終穩定地佔據大約三成至四成的產值。現代意義上的「臺語歌曲」出現在廿世紀前半的日本殖民時期。從出現伊始,它就是現代音樂產業、台灣閩南語傳統歌謠、以及台灣社會流行文化融合而成的產物。此外,由於台灣社會特有的移民文化與殖民歷史,台語歌曲長久以來也被認為是一種面對外來強勢文化與政權時的文化抵抗手段。若是從文化展演的視角而論,台語歌曲在臺灣社會各種語境下所展現的文化意義,已然是一種台灣人對前現代鄉愁的情懷展現,是表現台灣「在地性」與「草根氣質」的最重要的音樂象徵之一。 鳳飛飛版《雨夜花》 自國民黨政府遷台後,就有許多台語歌曲,和臺灣當代社會運動與政治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這樣的「傳統」也一直被延續至今。近年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即是太陽花學運中滅火器樂隊及其代表性歌曲「島嶼天光」。該曲被發起運動的學運團體認定為學運主題歌曲,並由此帶來了極大的社會動能與影響力。滅火器樂隊不但藉此曲贏得當年的金曲獎,在其後數年間,滅火器樂隊與「島嶼天光」也大量出現在各種代表台灣本土意識的社會事件與選舉活動中。該樂隊也在二零二零年大選中為蔡英文陣營主唱競選主題曲。直到今年賴清德就職典禮,台語歌曲也在其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其中的關鍵,除了台語歌曲本身的音樂風格,還強烈地涉及到語言的「發聲」,對身份、文化與在地認同,乃至於政治意識與身份認同的展現。本次講座所要呈現的,即是從台語歌曲的摘要介紹出發,分析它如何在台灣的各種政治語境與選舉活動中,展現出強大的文化能動性。 講者 楊廣澤,現旅居德國漢諾威,為德國Hildesheim大學世界音樂中心博士候選人。專攻音樂文化研究、人類學、比較性音樂史探討、音樂全球史與跨領域文化研究。就讀高中時加入合唱團並開始投稿樂評,曾兼任各唱片公司與音樂雜誌專案行銷與文字企劃。曾擔任晶華書店音樂專員、企劃部主任與音樂總監。於2017年進入Hildesheim大學攻讀博士至今。研究關懷聚焦在中西方音樂史的比較性研究與音樂歷史誌(Historiography)書寫、當代台語演唱風格與文化認同塑造,同時亦關注後現代思潮下文化認同的探討及去殖民議題。   講座信息: 日期:2024年10月26日,星期六 時間:15:00 - 17:00 地點:藍書屋圖書館 BLAUES HAUS BIBLIOTHEK MASCHSTR. 7, 30169 HANNOVER   講座為免費入場,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 注意事項:

蓝书屋基金会为优秀的华语创作者提供在德国(柏林与汉诺威)驻留与访问的机会。来自中国的非虚构作家杨潇,是今年蓝书屋基金会邀请的驻留作家之一。从9月起,他将为自己新的写作项目,在德国展开为期两个月的研究与采访工作,并在汉诺威与柏林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9月21日,杨潇会在汉诺威的蓝书屋图书馆,讲述自己职业生涯的重要时刻,以及时代变迁下的个人选择。 下面是他的自述: 2004年,我大学毕业,进入新华社工作。我记得参加新华社部门面试那一天,是2003年11月1日,当时我们四个进入面试的应届生,在新华社某个大楼的走廊里,等待面试叫号,人手一份当天创刊的《新京报》。 报纸厚厚一叠,我记得有88个版,也记得创刊号头版照片是克林顿拥抱艾滋男孩,而那期的重磅报道,是后来成为知名非虚构作家袁凌写的SARS骨坏死后遗症的调查。 如果我没有记错,面试我的新华社领导也在读那天的《新京报》,而等我通过面试,进入这个部门后,阅读那些最出色市场化媒体的报道,并基于新闻专业主义,试着在体制内做一点类似的努力,成了我和同事们的共识。 这是我记忆之中,中国新闻业“黄金时代”尾声的一个模样。此后我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也进入市场化媒体,切身感受荣耀、挑战、危机、转型乃至裂变,相对完整经历了从机构崩坏,到自我离散、各自寻路的过程。 2004-2024年,中国市场化媒体二十年的变化,是中国社会变化的重要注脚。我从局外,到置身事内,再到局外,试着分享一些亲身参与、见证的故事,也分享一些转型年代的世相与人心。   讲者 杨潇,厂矿子弟,湖南人,80后。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曾供职于新华社、南方人物周刊、《时尚先生Esquire》,哈佛尼曼学者。喜欢《国家地理》杂志和《纽约客》,总在尝试一种融合时事、思想、历史与人文地理的叙事文体。出版有非虚构作品《子弟》、《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可能的世界》。《重走》获单向街书店文学奖旅行写作奖、刀锋图书奖年度纪实、豆瓣年度中国文学非小说NO.1。 讲座信息: 日期:2024年9月21日,星期六 时间:15:00 - 17:00 地点:蓝书屋图书馆 BLAUES HAUS BIBLIOTHEK MASCHSTR. 7, 30169 HANNOVER   讲座为免费入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難忘的春芳: 你一切都好吧 “健康勝過一切 儘管那些白銀 黃金 寶玉相勝千萬數 抵不上兒女珍寶” 你記得這一首歌吧 能再有家和土地的話更好 家裡有許多堂堂正正優秀的孩子 物品讓人取去也無所謂 我冤情日後必會昭明 沒收縫紉車之前,我特別想穿你縫製的衣服 一件白色的襯褲(冬天的一些物品不衛生) 像短褲那樣附有系帶 下面是西裝褲的樣式 白色的方巾(四尺左右) 一條田地和山野,隨時都有我的魂守護著 水田不要賣 ——高一生 這是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高一生寫給妻子的絕筆,原文用日語寫成,此後他遭到國民黨政府槍決。高一生來自台灣原住民“鄒族”,是一位音樂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白色恐怖以後,他創作的音樂曾在台灣社會消失超過半個世紀。而如今,高一生的音樂重新出現在台灣學校的教學現場,並且帶出原住民歌唱在當代學校教育中的各種想像和再現。 講者2016拍攝於高英傑先生家中,是阿里山鄒族高一生先生紀念演出的海報。

翻译、报道俄乌战争两年多,前斯拉夫学家公爵终于第一次踏上了乌克兰的土地。对于乌克兰和这场战争,他早已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和期待。然而到达利沃夫的第一天晚上,当一群小混混把他拉去小巷的角落喝酒,事情就开始有了出乎意料的发展…公爵前往了乌克兰的利沃夫、基辅、敖德萨、哈尔科夫等城市,目睹了俄乌战争三年以后,战争对乌克兰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深远影响。 本次讲座在蓝书屋的柏林客厅举行,内容涵盖了乌克兰各地的纪念活动、宗教和文化的复杂性、亚文化群体的生活方式、逃兵役现象、政治现状、社会氛围、历史遗产处理、经济状况、教育和文化的变化、未来展望等方面。讲座还涉及了乌克兰社会的分裂、腐败问题、文化保护、语言冲突、战后重建等议题,反映了战争对乌克兰社会的多层次影响。 分享人 公爵:前斯拉夫学家,自由撰稿人、译者   合作伙伴 TofuStand:从自出版的支持平台到自组织的基础设施   讲座信息: 日期:2024年8月26日,星期一 时间:19:00 – 21:00 地点:柏林学者之家 照片:公爵 照片:公爵 照片:公爵 活动回顾:  

你是否好奇过,图书馆的书都是怎么选出来的? 8月16日,蓝书屋将邀请到德语文史学者钦文,“揭秘”他作为蓝书屋选书人的经历,并为在德的华人读者们提供一些德语阅读和亲子共读的建议。 钦文老师将分享他在蓝书屋创办之初,作为选书人和采购者之一的经历。他将介绍他对蓝书屋理想读者的期待和现实读者的判断,以及由此确定的选书标准和图书门类。 在德工作和学习的华人读者,可能会因语言的隔阂错失深入了解德国文化的机会,或是错过和子女共读的可能性。钦文老师将介绍一些经典的德语文学图书。他希望通过这些介绍,帮助读者加深对德国文化和社会的理解,促进文化融入的顺畅。 在多媒体、互联网、自媒体和社交平台的时代,传统纸质书籍阅读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钦文老师也将结合自身经历,探讨当下坚持阅读的意义,并分享他的阅读经历和阅读对个人的影响。 讲座后,钦文老师将回答现场观众的提问,并与蓝书屋读者讨论共同感兴趣的阅读话题。 讲者 钦文,德语文史学者、译者,任教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译著《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等。研究兴趣:德国近代文学、出版与阅读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 讲座信息: 日期:2024年8月16日,星期五 时间:19:00 - 21:00 地点:蓝书屋图书馆 Maschstr. 7, 30169 Hannover 扫码报名,免费入场。名额有限,额满为止。 注意事项: 成人以及年满14岁以上的儿童可以报名参加 报名后如果临时无法参与,请及时退票,将参与机会留给他人。 请报名成功的观众最晚于讲座开始前5分钟入座。 活动现场可能会拍照留念,并作为藍書屋内部材料以及活动回顾使用。如有异议,请您提前在报名邮件中提出。

7月7日,蓝书屋再次邀请到旅欧独立学者、自由撰稿人和马拉松跑者柳红。柳红老师这次将在法兰克福讲述她的故事,分享她的人生经历。柳红是一位经济学者,也是一位作家。她自2007年起从事经济学人与1980年代改革史研究,曾出版《八〇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并担任《经济观察报》专栏作家。她目前是维也纳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候选人——一名64岁的“大龄学生”。学术身份之外,她是一名马拉松跑者,曾参加过西藏、北京、维也纳、雅典多地的全马、半马比赛。她也是一位舞者、健步毅行者和社会活动家,参与并组织面向弱势群体的各类公益活动。柳红同时也是一位失独母亲。在本场讲座中,她将分享自失独以来近20年的经历,讲述她如何面对伤痛,继续前行,并不断拓展生命的边界和深度。她将分享自己的思考:一个人应当如何安置自己的身体,以及如何通过自身实践、身体的舒展和头脑的开放,来达到心灵的自我挑战和拓展。本次讲座由蓝书屋和VCAF中国留德学人金融学会共同举办。 讲者 柳红。1960年生人,家在北京。 上海机械学院自动化系(1978-1982),工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1985-1988),经济学硕士;现在维也纳大学东亚所博士候选人。著有《吴敬琏评传》(2001),陕西师大出版社;《八O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2010)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出品;主编《1984:莫干山会议》(2018),东方出版社。 2004年3月,柳红之子子尤(1990.4.10-2006.10.22)罹患癌症。在两年七个月的病中生活,母子二人承受身心折磨,也享受精神丰盈。子尤离世,柳红承诺:“一定活你希望的样子。” 重生是从强健身体开始。50岁首次触“马”,先半马,后全马;三度参加香港毅行百公里(2013-2015)。 着手1980年代经济学家与改革史研究,从专栏写作到著书,继而重回大学,接受系统理论训练。 一向的生活内容和原则:锻炼身体,简单生活,与青年同学。力求知行合一,自由心灵。 关于VCAF中国留德学人金融学会 “中国留德学人金融学会”是一所建立于德国法兰克福的非盈利性和公益性学会,致力于促进中国与德国金融经济领域的交流和联系。 Verein Chinesischer Akademiker des Finanzwesens in Deutschland e.V. 邮箱:info@vcaf.de 网站:www.vcaf.de 讲座信息: 日期:2024年7月7日,星期日 时间:14:30 - 17:30